联系我们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矿山公园200米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商会论坛交流
首页>> 商会论坛交流>>商协会为什么做不了资源整合?
原创 周敏 商协智家2025年11月3日
商协会常将“资源整合”作为核心口号,但现实中却大多成效不彰。其根源在于内在基因缺陷与外在环境制约的共同作用。我将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剖析。
一、商协会的“先天基因”:非营利性与缺乏核心抓手
商协会的本质是一个非营利性、会员制的社会组织。这个根本性质决定了它在资源整合上的天花板。
对于公司来说,整合资源靠的是清晰的产权和资本纽带。公司可以调配内部资源,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利益共同体,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对于商协会,其与会员之间是属于松散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会长无法命令任何一家会员企业交出核心资源,如客户数据、生产线、核心技术,因为商协会不拥有这些企业的任何产权。整合行为只能建立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而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异常脆弱。
而资源整合本质上是将企业各自的“私有资源”放入一个“公共池塘”共享。但人性决定了,大家都希望从池塘里钓鱼,却不愿投入自己最好的鱼饵。龙头企业担心核心资源被“搭便车”的中小企业学走,而中小企业则担心在合作中被龙头企业吞并。商协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导致“公共池塘”里要么没鱼,要么都是小鱼小虾,缺乏吸引力。
通俗讲,商协会就像一个“咖啡馆”,而企业是一个个“厨房”。咖啡馆可以让大家坐下来聊天(交流信息),但很难让各位大厨把自己的秘制酱料拿出来共用(整合核心资源),因为酱料是厨房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经商环境的“土壤”:信任缺失与急功近利
中国的经商环境,特别是民营经济领域,有其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制约了整合的发生。商业信任更多建立在“熟人圈层”(同学、同乡、前同事)之间,而非基于契约的普遍信任。商协会试图建立一个超越熟人圈层的“半熟人”信任网络,难度极大。一纸商协会框架协议,远不如“我跟他一起共事过十年”来得可靠。
在许多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接近于“丛林法则”。企业家的思维模式往往是“零和博弈”(你多赚一块,我就少赚一块),而非“共赢共生”。在这种心态下,“资源整合”很容易被理解为“资源窥探”或“资源抢夺”。我告诉你我的供应商,你转头就去压价撬走;我介绍我的客户给你,你想法子把他变成你的客户。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企业家往往最关心的是即时投资回报率。而资源整合,尤其是深度整合(如联合研发、共享渠道),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的过程。当企业忙于救火时,很难有精力和耐心去参与商协会主导的长期整合项目。
三、市场行为的“本能”:企业理性与商协会空想
从企业的市场行为来看,不参与商协会的深度整合,往往是理性计算后的结果。企业的核心资源如技术专利、关键客户、品牌声誉是其市场竞争力的源泉。这些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让企业共享这些,无异于自毁长城。商协会能整合的,多是非核心资源,如:政策解读、行业宏观数据、一些泛泛的人脉。这些资源有价值,但无法形成战略性的竞争优势。
即使存在整合机会,企业自行寻找合作伙伴的效率可能远高于通过商协会。商协会内部沟通链条长、决策流程慢,且参与者动机不一。企业自行寻找,目标明确,一拍即合。通过商协会,反而要经历漫长的会议、讨论、磋商,交易成本(时间、精力、沟通成本)太高。
而且商协会往往从“宏观视角”出发,提出“我们行业要抱团发展”这类宏大而模糊的整合需求。但企业的需求是具体而细微的:“我需要一个能帮我降低成本20%的供应商”、“我需要打开某个区域的销售渠道”。商协会提供的“大而全”的整合平台,往往无法精准匹配企业“小而美”的真实需求。

四、行业现状的“镜鉴”:同质化竞争与集体行动困境
行业的现状,特别是过度同质化竞争,使得整合缺乏内在动力。当行业内企业产品、服务、模式高度同质时,大家竞争的是价格和成本。这种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在这种情况下,谈“整合”如同与虎谋皮。大家想的不是如何把蛋糕做大,而是如何从对方手里抢过现有的蛋糕。整合只可能发生在差异化互补的企业之间。
资源整合是一个典型的“集体行动”。但经济学告诉我们,集体行动中,每个个体都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希望别人出力,自己享受成果。当整合需要付出真金白银或核心资源时,谁先出头谁吃亏。大家都会观望,导致任何有深度的整合计划都无法落地。
综上所述,商协会做不了“资源整合”的操盘手,是因其基因、环境、企业和行业的共同决定。它无法克服“产权缺失”、“信任不足”、“利益冲突”这三大核心障碍。
那么,商协会的价值何在?它的定位必须转变:从试图“掌控和分配资源”的整合者,转变为“创造和连接机会”的赋能平台。
具体而言,可以做精做深以下几点:
提供最及时、最精准的政策、市场、技术信息,降低会员的信息搜寻成本;推动行业标准与诚信体系建设,用“规则”来减少内部恶性竞争,为良性合作打下基础;不做资源的直接交易场,而是做信任的“认证官”和“担保人”,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为会员之间的合作提供信用背书;放弃“大而全”的整合幻想,致力于“小而美”的精准对接。组织小范围的、有明确互补性的企业进行专题沙龙、闭门会,提高匹配成功率。
归根结底,在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资源整合是由企业基于利润导向和产权明晰自发完成的。商协会应认清自己的边界,做好服务员的角色,而非指挥员。当它不再执着于“整合”万物,而是脚踏实地为企业的自发整合“铺路搭桥”时,其真正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才会显现。
.
分享健康,传递爱!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