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韶关以天时地利人和 铸就“赛艇之城”桨动三江 逐梦“十五运会”



韶关以天时地利人和 铸就“赛艇之城”桨动三江 逐梦“十五运会”

2025-11-18来源:韶关日报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赛艇项目在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圆满收官。来自韶关的运动员邱秀萍、黄梦怡、孙佳辉全力冲刺,在赛场上大放光芒。这支从浈江、北江启航的队伍,背后是韶关十余载深耕赛艇运动的坚守,是韶关“生态禀赋+体教融合+政策赋能”三重优势的持续发力,更是这座“赛艇之城”在体育竞技道路上不断前行的生动体现。


 韶关的赛艇基因,深植于三江六岸的生态沃土。韶关森林覆盖率达74.59%,主要江河水质连续多年100%达标,宽阔平缓的水域构成天然“赛艇黄金水道”。“我们的训练水域就在市中心,孩子们下课后几分钟就能抵达训练场。”市中心业余体校赛艇队教练吴晓勇道出了韶关得天独厚的训练优势。海事部门专门划定训练水域,教育部门统筹安排运动员就近就读,宣传部门大力推广项目成果,多部门协同构建起全方位保障体系,让“下课即训练”的模式成为常态,也让韶关成为向广东代表团输送运动员参加该项目人数较多的地级市之一。


 据了解,从2007年组队至今,韶关赛艇队已向上级运动队输送30余名运动员,孕育出全运会、亚运会冠军等顶尖选手。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科学的选材训练体系与运动员的极致拼搏。“赛艇要靠全身发力,对心肺耐力的要求远超其他项目。”队员傅梓睿展示着手上层层叠叠的老茧,“从稚嫩的皮肤到磨破结痂,再到长出厚茧,每一次划桨都是与自我的较量。”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韶关运动员的鲜明特质。体校坚持“文化学习为先,训练为辅”的原则,每天下午三四点至周末的常态化训练,既保证了学业不脱节,更锤炼了青少年的意志品质。选材上,体校既注重身高、爆发力等先天条件,更通过进校园开设课程拓宽选材范围,让更多有潜力的苗子得以被发掘。


 “天时地利人和,是韶关培育‘赛艇之城’的核心竞争力。”市中心业余体校校长伍海波的总结,精准概括了项目发展的密码。市委、市政府聚焦人才政策与财政资源,专业教练员队伍深耕一线,市民群众全力支持,让赛艇运动成为城市体育新名片。


 “刚进体校的时候,邱秀萍也不怎么会游泳,得从游泳开始教。”吴晓勇回忆,“很多优秀的苗子选拔进来都是从零开始,作为教练,我们要不断鼓励她、激励他们。”吴晓勇说,没有运动员天生就会划船,每个冠军的成长都要一步一步来。从昔日的怕水少女,到如今的亚运冠军,邱秀萍的成长轨迹就是最好的例证。她的成功,正激励着傅梓睿等年轻队员:“看到师姐站上领奖台,我也想在未来的大赛中为国争光。”


 借着“十五运会”的东风,韶关正以赛艇运动为支点,撬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智慧场馆建设、户外运动装备展等举措,更让体育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增量。这座从三江六岸走出的“赛艇之城”,不仅在竞技赛场续写辉煌,更在全民体育普及与城市品牌塑造的航道上,划出属于韶关的精彩轨迹。(韶关日报  周志颖)

.


分享到:
点击次数:4   更新时间:2025-11-18 06:16:2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