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矿山公园200米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成考试题
首页>> 成考试题>>.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不动摇
 C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  改革开放不动摇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A」
 A  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B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C  协调比例关系为中心
 D  推动科技进步为中心
 5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C」
 A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  经济与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D  人类自身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6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  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B  国有资产在公有资产中占优势上
 C  控制力上
 D  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上
 7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股份制企业「B」
 A  所在社会的性质
 B  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C  股东的成分
 D  管理者的身份
 8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B」
 A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  先富”与“共富”关系的理论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9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B」
 A  小康生活需要
 B  基本生活需要
 C  富裕生活需要
 D  现代化生活需要
 10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中,关键是「C」
 A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1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C」
 A  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  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社会稳定服务
 C  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D  为政治服务和为改革开放服务
 12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B」
 A  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C  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D  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13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C」
 A  爱国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14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C」
 A  萌芽、酝酿阶段     B  初步形成阶段
 C  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廊阶段 D 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1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改革开放   B  发展才是硬道理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B」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改革开放
 C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  建立经济特区
 18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D」
 A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 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C  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D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9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D」
 A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C  实行规模经营    D  发展科技和教育
 2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D」
 A  实行公司制    B  实行股份制
 C  抓大放小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非公有制经济是「D」
A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  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C」
 A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3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A」
 A  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B  国家制定价格为主
 C  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   D  供方自由定价
 24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C」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社会化生产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25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5万元,他的收入属于「B」
 A  按劳分配   B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  按资分配   D  按技术这一要素进行分配
 26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A  基本方针  B  基本政策  C  基本方略   D  指导思想
 2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B」
 A  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  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D  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28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
 A  一极独霸世界   B  两极格局对峙
 C  三足鼎立   D  多极化
 29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B」
 A  爱国主义性质的   B  社会主义性质的
 C  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30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B」
 A   讲学习、讲党性、讲纪律  B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   讲学习、讲纪律、讲团结  D   讲政治、讲纪律、讲党性
二、多项选择题
 31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B」
 A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B  党的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D  党的基本路线的完整归纳
 E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32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基本观点有「BCDE 」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
 C  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
 E  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
 33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CDE」
 A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化国
 B  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  社会主义应具有中国特色
 D  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E  离开中国实际谈社会主义也没有意义
 34中国现代化国情最重要的特点和最深层次的矛盾是「ABCD」
 A  人口多   B  底子薄   C  资源相对贫乏  D  耕地少
 E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无限扩大
 35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ABCDE」
 A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  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
 D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E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3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BC」
 A  前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者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前者以公有制为主体,后者以私有制主体
 C  前者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后者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D  前者以计划经济为特征,后者以市场经济为特征
 E  前者搞宏观调控,后者没有宏观调控
 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E」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C  经济、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
 D  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
 E  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并存的社会主义
 3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ABC」
 A  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目的   C  稳定是前提
 D  发展是手段 E  稳定是目的
 3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BCDE」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
 E  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40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AC」
 A  科教兴国战略   B  三步走”战略
 C  可持续发展战略   D  稳定发展战略
 E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简答题
 41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答:(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42当前全面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1)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3)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4)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5)实施科教兴农。
 43简述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一切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2)非公有制经济有其重要作用对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4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1)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深度扩大对外开放。
   (2)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
   (4)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5)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5简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答:(1)政治协商,主要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协商。
   (2)民主监督,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46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3)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47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党的一切事业、一切活动以及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之所以取得执政地位并能够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能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世纪艰巨任务面前,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就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四、论述题
 48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试论如何理解我国的国情及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答:(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最大的国情是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的基本纲领。
   (2)当前,我们必须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
   (3)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49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答:(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只要中国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就会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可见,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命题。
   (3)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中国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争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发言权,人民生活究竟怎么样,都要靠发展。
   (5)善于把握机会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因为不抓住机会,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发展机遇稍纵即逝,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0如何理解“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必须要求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由本国范围发展为世界范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产品。每一个国家,都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成考政治考点复习: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考点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考点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
 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
 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
 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它只
 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还没有深入到事物内部的本
 质和规律,因而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
 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
 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
 点,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
 的阶段,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但二者又是相
 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
 (1)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
 物的本质,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提。另一方
 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坚持感性
 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辩
 证法。
 (2)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
 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滲透着感性因素。
考点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
 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
没有结束,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
 中的第二次飞跃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意义更为重大
 的飞跃,这是因为:
 (1)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
 (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的原则。
 (3)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
 手段。
考点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
 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
 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
 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
 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第二,每一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
 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真理的发展越来越全
 面、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这
 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彻底承认世界
 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认识的
 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对象一定程度、一定
 层次的正确反映,都不可能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完完全
 全地一致。承认认识的近似性,承认认识有待于深化,
 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第二,从认识的广度来看,
每一个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
 内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的一切
 方面和一切过程。承认认识的有限性,承认认识有待于
 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
 现在:第一,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的;第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渗透的;
第三,真理是一个从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每一真理都
 是人类认识从相对走向绝对的无穷转化过程中的环节。
真理之所以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是因为:
第一,作为认识客体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与相
 对性的统一,因而作为人们对物质世界本质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一一真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第二,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因而作
 为人类的认识成果一真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相对的
 统一;第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
 定的,因而被实践标准检验的真理,当然也就是绝对与
 相对的统一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对
 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只能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巜成考考试注意事项》
1、根据考试要求提前准备好考试文具,除2B铅笔、黑色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有特殊规定的除外)。未经特殊说明,一律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开考前30分钟(上午8∶30,下午14∶00),考生凭借准考证、身份证开始入场(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入场),进入考场后须对号入座,并将身份证、准考证等证件放在桌子上以便核验。(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考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
3、开考前十分钟,监考员当众验封试卷袋,并经考生代表确认后,开启试卷袋,逐份检查清点,作好发卷准备。
4、开考前五分钟,监考员开始发试卷。试卷发放完毕后,考生须注意检查自己拿到试卷有无空白页或缺页,卷面印刷是否清楚,并检查答题卡姓名号码是否无误,如有问题的应举手报告。
5、考生检查试卷完整性后,按要求填写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及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见答题卡样本),答题卡有AB卷的,一定要按照试卷类型填涂准确,否则全卷作废。
6、考试开始敲钟后,考生开始答卷。考生必须在各题目指定的区域作答,答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满涂黑,答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各题目答题区作答,不得在非答题区作答,否则,答题无效。答题注意题号顺序,不要将答案写错位置,不得擅自更改答题卡上的题号。
7、考试做到卷面整洁、工整、答题字迹清楚,无污染,严禁使用涂改液、涂改带,需要修改的,用黑色笔直接涂改。如遇到答题卡损坏,立即由监考员更换或补发。
8、考试期间避免提前离开考场,留下空白题,应做完所有题目,坚持把各门科目考完。
9、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由考场统一宣布离考试结束所剩时间
10、考试结束钟响,考生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和答题卡反扣放在桌面上,并两手垂下坐在原位。 待监考员到各个考生桌面上验收齐试卷和答题卡后,方可有秩序地离开考场。考生不得带走试卷、答卷( 答题卡) 和草稿纸。
.
 手机版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