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韶关赣州商会

首页>> 韶关赣州商会>>

大湾区的赣县人 衷诚宝:宝炼成钢 从螺田村走出来的建筑设备企业家『韶关市江西赣州商会』会长企业风采005简报25175诚者天之道



大湾区的赣县人 衷诚宝:宝炼成钢 从螺田村走出来的建筑设备企业家

宝炼成钢 衷诚宝 大湾区的赣县人
从螺田村走来的建筑设备企业家




图片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

  他个子不高,却像山间的毛竹般韧而不折,他性格内敛,衣着简单朴素,笑容也稍显拘谨、腼腆。他更像一位专家或者一位孤独的思想者。他言行中有种近乎笨拙的认真,眼中却藏着工科生特有的执拗。

  正是这份近乎笨拙的认真让所有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记住了他,最终熔铸成行业标杆"宝铁建设"的钢骨。也成就了行业标杆企业:宝铁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躬行于微末--山野雏鹰

  1968年农历十月十六的赣县螺田村,山岚裹着稻香,炊烟缠着贫瘠。衷诚宝的啼哭声中,父母将"诚"字刻进他的名字——这是客家农户最朴素的生存哲学:宁可饿断肠,不失诚与刚。

  那村子山远水长,田畴交错,这一年,正处在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父母不识高文,取名诚宝,唯愿其为人由衷守诚,持身以正。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耕种为生,家中兄弟姐妹七个,他是老四,夹在中间,既不受宠,也不被忽视,再说在那个年代家里极其贫穷能养大都极其不易,无所谓受不受宠。这也是那个年代无数农村孩子的缩影。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家里揭不开窝,是常有的事。父母生育七个孩一家九口,虽上有爷爷奶奶,在那个年代自己生计也都难,终就帮不上什么。二小口子真难维持这有七个小孩要抚养的家,家里从他记事起,就没一日不是日子过的紧巴巴。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仅用捉襟见肘来形容当时的经济日子都是奢侈。他回忆道:“直到包产到户才享受到吃饱的好日子。但虽初步解决了温饱,也仅“能吃饱”而已。难得有一分钱现钱。

  那个年代上个小学,却便是学习必须的铅笔能来一支都是不知自己的父母经过什么难处才买来一支。像什么橡皮擦、削铅笔的小刀,从来连想都不敢想。印像最深的是一是每当快要上学校上课时(小学就在我家一围墙之隔)我爸爸用菜刀给我削铅笔。还有就是一次上课,同桌的一块还很完整的掉地上的橡皮擦捡起掰开一点,另一大半放在同桌的桌面上,当时同桌并没发现,但她看到我用橡皮擦擦写时,大声说我偷了她的橡皮擦,弄得我当时,从一个鼻涕虫变成了鼻涕虫小偷。因为那时经常冻的流鼻涕,所以当时班里给我取了个鼻涕虫的外号。当时正在上课,同桌大声的说我偷她的橡皮擦,很大声说“没想到你不仅是个鼻涕虫还是会偷东西的小偷”。当时全班人都知道我除了一支破铅笔什么学习用具运都从来没有过,怎么来了一丁点橡皮擦,偷了别人橡皮擦还用了很久用到只剩一丁点了。当时老师也这这么判断,并要我写检讨。当时我死活不承认,检讨也不写。但鼻涕虫小偷的外号却从此扣在了我头上了。这一外号后来随时间流逝和后来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例前茅直至考上县重点高中,才逐渐没人叫了。但虽然我成绩一直名例前茅,我却从不当敢也不想当班干部。像我那时的成绩那个时代自然要被选为个班长、副班长或学习委员什么的干部。连评三好学生我都种心里阴影,都拒绝评。自然一直没入团。当时我的幼稚的内心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泪,却一直没有得到从任何一个方面一个人那怕一丁点的抚慰我委屈受伤幼小的心都没有。自己也不想告诉父母,因为我知道,父母知道只会让父母和自己更痛苦,因为我知道爸妈却便知道自己的孩子受这样的委屈冤枉。他们也买不起一块橡皮擦。这一经历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心里阴影。却是现在的我内心依然从骨子有一种自卑和不愿意去交际。

  他坦言:“真的不饿肚子了,要到八十三年以后。”

  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读书被视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但辍学却极为普遍。许多同龄人小学未毕业便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衷诚宝却是个例外。螺田村有初中,师资匮乏,许多老师是代课出身,“有些老师自己都不懂做的”,讲课如同照本宣科。但他不在乎。他不爱玩,别人放学疯跑,他回家先干活,割草、挑水、喂猪,忙完就坐下写作业。煤油灯下低头写字的身影,成了他少年时最常见的样子。七个兄弟姐妹里,只有他一路读上去,考上了大学。算不上聪明绝顶,但他却努力踏实——老师交代的事一定做到,自己认准的路就默默走到底。

  他不仅完成了小学学业,还顺利升入初中,又升入高中。高中依然刻苦。为多挤出一点时间看书,别人傍晚去冲凉,他先绕着操场跑几圈,汗出透了,再回宿舍洗澡,也不用排队洗澡等水。

  那时村里不少人家孩子小学毕业就务农或出门打工,父母咬牙坚持着,“再难也要供下去”。母亲养猪攒学费,父亲多开一亩荒地,只为让他继续念书。客家文化中“崇文重教”的传统在他家得到了最朴素的践行。他也成了这个大家庭中“出类拔萃”的一个。

  如今回忆起来,他坦言,小学时期,成绩并不突出,四年级前都是差班生,直至四年级开始,成绩像着了魔似的突飞猛进,名例前茅。他坦言:直到四年级,突然“开悟”,尤其是数学天赋开始显现,成绩迅速拔尖。数学的优异带动了他对整个学习的热情,也为他日后走向理工科道路埋下伏笔。也许是太多太多父母的辛酸让他感受,深深的触动了他幼稚的心。






技术是根本

   1987年,高考放榜。530多分,高出重点大学本科线二十九分。那个年代只有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分。这个分数,在当年足以选择很好的重点大学。可他还没来得及想自己能去哪,一位熟人听说他考得不错,顺手就把他的档案推荐给了江西冶金学院。那时录取不比现在透明,只要分数够,学校可以直接提档。命运就这样被轻轻一推,滑入另一条轨道。他对这段往事毫无怨怼:“哪个学校好不好,没记得,不知道的。”走进了一所工科院校,学了自动化,进了建筑设备这一行,从此,他再没离开过技术。

   大学生活对他来说并不像大多数农村孩子了想像的样。考上了大学,犹如进入了天堂。从高中的苦读觉得大学的轻松、理想。对他而言就如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同样岗位。贫穷依然如旧。日子照样清苦。大学国家供应粮食,却不管钱。他口袋空空,连借都借不到。“亲戚也没钱啊”。刚开始还没钱时想到回家找父母要,可一次又一次回家看到父亲出去转一天回来却沉默不语,而我也只好空口袋来空空口袋回。大学一年级我是经常挨饿,那时吃了中饭,晚饭经常没着落,就去学校图书馆,看书打发饥饿和时间。都是看些心灵鸡汤的书。哲学、社会学、名言、杂文、散文之类,反正与专业无关。直到一次偶然看见一个从外面来学校学生宿舍捡啤酒瓶子,知道啤酒瓶送到啤酒厂回收可卖钱。就为了生活,他每天下课后在校园里去宿舍,捡啤酒瓶卖钱。一个八分,积少成多。一次,他跑到附近的赣南师范学院捡啤酒瓶,被校团委书记当作社会闲散人员抓了起来。关了大半夜,后值班的老师审问我时,我报出我的学校、专业、班级、同学姓名,以及在赣南师范学院就读的我的高中同学,核对一轮后,对方半信半疑,关了大半夜,最终才放行。事后他笑言:“很正常。”这不是麻木,而是一种对命运近乎超然的态度。这段经历,成为他大学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难能可贵的理,虽然从小生活拮据,但并没有滋生他对金钱的占有欲。他从不管钱,对钱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穷。赚了不喜,少了不慌。做事是他最大的沉迷。他说:“手艺在,饭就吃得上。”对金钱的淡漠,不是清高,而是笃信——有本事才是安身之本。

  1991年毕业,他本可留在南方,却被同级生“换指标”调往了甘肃定西陇西县的一家工厂。局书记的儿子不愿去西北,于是由他顶替而去。他依旧不争不辩:“那时也不懂,没人知道。”两年后,利用年假返乡,他在报纸上看到广东的招聘广告,投了简历,顺利调入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落脚韶关。从此,他的人生坐标南移,开启了他在大湾区的奋斗生涯。






守正不阿

  初到广东,他并未急于求成。他踏实工作,默默积累。他技术过硬,做事稳妥,很快赢得领导信任。1997年,国企改制浪潮席卷而来,原有的设备部门面临解散。他敏锐地察觉到机会。多年沉淀,他在国企体制内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与人脉资源。2004年,他正式承包了公司旗下的设备部门,成立了设备分公司,开始独立核算,对内对外承接建筑设备租赁与施工任务。这是他创业的第一步,虽名为“承包”,实则已具备独立公司的雏形。他坦言,这并非主动创业,而是“逼出来的”。当时国企改制,原有模式难以为继,他才“被命运推着”走上这条路。正是这一“逼”,让他从一名技术人员,转向了经营管理者。

  他的业务核心是建筑工地的施工电梯和塔吊等大型设备的租赁与安装维护。2009年,他正式注册成立宝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设备老旧,他果断淘汰旧资产,全部重新购置新设备,轻装上阵。创业初期,团队核心仅七八人,加上临时工也不过二三十人。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诚信的服务,逐渐在韶关建筑市场站稳脚跟。

  2010年代,中国基建狂飙突进。高铁网纵横延伸,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桥飞架南北,城市天际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生长。地铁开挖、新城扩张、旧城改造,工地遍地开花。塔吊林立如森林,打桩声昼夜不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更是项目不断:广深港贯通、珠三角城际网铺开,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从滩涂变高楼。他的事业迎来了黄金期。2011年,公司业务开始向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城市拓展。他抓住机遇,将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他回忆:“管理更规范啊,这样管理更好一点哦哦。”相较于早期工程款难收的困境,珠三角市场的规范化让他如鱼得水。

  从2017年到2022年,是公司发展的红利期。这期间,房地产和基建行业景气度高,设备租赁需求旺盛。他坦言:“这个行业利润率还是比较高。”一台七八十万的塔吊,高峰期两三年即可回本,后续便是纯利润。公司营业额从2004年承包初期的每年二三十万,迅速增长到2017年后的每年七八千万。高峰期,公司一个月发放的工资就高达两三百万,员工总数(含临时工)接近数百人。

  然而,高利润的背后是巨大的风险。他始终坚持“赚踏实的钱”。在工程项目中,他从不参与高风险的投机或借贷,不与私人老板搞复杂的利益捆绑。当行业泡沫破裂、资金链断裂潮席卷而来时,那些曾风光无限的同行纷纷倒下,工地烂尾,设备查封。不贪高利,不走偏门,宁可少赚,也不冒失——这种稳健的经营哲学,让他在行业波动中得以生存,即使在疫情期间,公司进入新的增长期,一度突破亿元营收。

  2022年,疫情后的经济环境艰难,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他的业务开始下滑。设备出租率下降,回款困难,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寒冬,他没有慌乱。没有裁员甩锅,也没有转行投机。他坚守主业,优化管理,收缩战线,降低成本。如今,行业步入转型期,他不再只靠房老设备闯天下。在与宝铁公司的交流中,智能装备、大数据调度已成为新话题,下一步还将与高校的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宝炼成钢

   他的名字叫诚宝。他一生所守,却不是财宝,是“诚”。这诚,不在嘴上,而在行动。他不欺心,不越界,不失信,不动摇。他不是没有机会走捷径。行业里有人靠挂靠资质赚钱,有人靠垫资围标拿项目,还有人借机炒作概念融资扩张。但他始终站在另一侧:不签模糊合同,不接高风险工程,不为短期利益松动安全标准。他说:“出了事,一条命就是一家人的天。”。别人谈生意喝酒吹牛,他回家吃饭陪家人;别人忙着搞关系、攀高枝,他宁愿跟技术员一起讨论工程。他活得像一部老式机械,精准、稳定、少有偏差。三十年如一日,这是一种对秩序的敬畏,责任的自觉。

   2012年,他加入韶关市江西商会,担任常务副会长。这不仅拓宽了他的社交圈,也让他接触到更多行业信息和资源。他坦言,这对他开拓思维、了解市场大有裨益。

   衷诚宝的创业路,有种近乎“笨拙”的朴实与自律。更像是由时代、命运与个人特质共同铺就的路,平凡又坚韧,即顺应时代,又步步为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代农民工、技术工人向企业家转型的典型缩影。



   他朴实“老实”是他最核心的品格,也是他坚韧的处世哲学。从小到大,他不爱玩,不善交际,甚至有些木讷。在学习中,他不会“同流合污”,总在农活后安静地做作业。这种近乎愚钝的“老实”,其实是他的专注和定力;在创业中,这种“老实”转化为诚信经营。他不搞关系,不走捷径,靠技术和服务赢得客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是这份“老实”的能量,吸引了信任他的人。

   他自律。大学时,他为了缓解学习压力,每天晚自习后绕县城跑三千米。他坦言自己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井井有条”,“没什么坏习惯”。这种自律使他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在创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短期利益所诱惑。

   他坚韧生存意志是他最动人的精神。从饿肚子的童年,到捡瓶子的大学,再到被“换指标”到西北,他始终没有被命运击垮。他不抱怨,不气馁,而是默默接受,然后寻找出路。他的创业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逼出来的”,是生存的本能。这种从底层磨砺出的坚韧,使他能在2022年的行业寒冬中依然坚持,不轻言放弃。他没有宏大的商业计划,每一步都基于现实条件和市场机遇,稳扎稳打,最终在时代的浪潮中抓住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红利。他始终信的不是风口,是技术;他始终要的不是暴富,是长久。

   他重家风。《朱子家训》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亲历了生活重重磨砺之后,衷诚宝愈发觉得对孩子的陪着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不求子女大富大贵,只希望他们立身正、行事稳。“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在他看来,真正的传承,不是留下多少存款、几套房产,而是让孩子在无人监督时,依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碰。“家风是日复一日的言行渗透,是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他说,“一代一代人的积累,才会形成一个家族的家风。”

   他曾捡过瓶子,被误认为流浪汉;他曾远赴西北,背井离乡;他也曾眼睁睁看着同行倒下,工地停工,账款难收。父亲去世后,作为家族中唯一一位大学生,肩负重担,他未曾怨天尤人,商海起伏、世态炎凉,他从未失心失德。他的一切前行看似偶然,却是必然。每往前一步悄然进行,无人察觉,又处处可见。他不高谈阔论梦想,但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二十年来,他没换过赛道。所有的投资,最后都变成了更可靠的设备、更安全的配件、更专业的团队。他个子不高,撑起了一方事业;言语不多,却赢得满城口碑。如锚定江心,不争不显,任狂风浪起,自岿然不动。

  黄昏降临,建筑工地渐渐褪去白日的喧嚣。夕阳熔金,把天边染成一片橙红,余晖洒在高耸入云的塔吊上,钢架轮廓被镀上一道柔和的光边,像一幅剪影,静默而有力。

 在这静谧中,你能隐隐感受到一种力量——是沉淀的、坚韧的。

 正如他:小小的个子,大大的力量,在沉默中扛起千钧,在隐忍处撑起一方天地。

文稿:诗娴(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韶关市赣州商会


分享到:
点击次数:46   更新时间:2025-10-30 09:45:10  【打印此页】  【关闭